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廉政文化廣場

        廉政文化廣場

        揚州市廉政文化廣場又名清恪廣場,位于市政府西側,海關對面,原為市民休閑廣場,2005年下半年經市領導研究決定在原有基礎上適當增設景觀改建而成。

        廉政文化廣場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共游園,由“廉石、清亭、鑒鏡”三組景觀構成,緊扣古城歷史文化背景,精心選擇揚州歷史上最具廉政教育意義的人物和故事點綴其中,將廉政文化與園林藝術、市民休閑與廉政教育有機融合,賦予廉政主題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。整個廣場分春風亭、古銅鏡、板橋石三個景觀區(qū):

        1、春風亭:清朝官吏張伯行清正為官,恪盡職守,關心民生疾苦,民間對他有“天下第一清官”的美譽。他在任江蘇巡撫時,為嚴禁下屬官吏的行賄受賄行為,發(fā)布了著名的《制止饋送檄》,留下了“一絲一粒,我之名節(jié)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寬一分,民受賜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為人不值一文”的名言。康熙五十年秋,張伯行因秉公查辦科場舞弊案而遭誣陷,被朝廷免職。揚州工商市民罷市抗議,數(shù)千人圍集公館,哭聲震撼揚城。張伯行掛印離開揚州任所時,揚城百姓攜青菜、豆腐等薄禮表達心意,并誠懇地說:“公在任,止飲江南一杯水;今將去,無卻子民一點心。”后來,康熙查清事實后為張伯行平反復職,并稱贊他是“真能以百姓為心者”。張伯行病逝后,雍正帝賜謚“清恪”,揚州百姓則建春風亭作為紀念。

        2、古銅鏡:揚州歷史上鑄鏡業(yè)發(fā)達,為體現(xiàn)“文博揚州”的特點,在揚州歷年出土的古銅鏡中選擇了三面有代表性的作品(戰(zhàn)國云雷紋地連弧紋銅鏡、西漢神人瑞獸銅鏡、唐打馬球銅鏡)放大制成,并鐫刻唐太宗名言“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”,以勸勉人們經常自檢自律。

        3、板橋石:廣場上還聳立著一塊巨石,南面有鄭板橋石刻像,東面刻著鄭板橋生平簡介,北面是鄭板橋著名的愛民詩篇: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”

        一方廣場,兩位清官,提醒人們以古人為鏡,對照自己,端正心態(tài)…

        2009年,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,將市廉政文化廣場確定為揚州市區(qū)永久性保護綠地。十年來,該廣場面向市民開展了廉政燈謎會、廉政賽詩會、廉字風箏放飛等系列廉政文化活動,在給人們提供休閑、娛樂、健身場所的同時,讓全市黨員干部和群眾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廉政文化教育,發(fā)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(tài)效益。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陆川县| 武清区| 全南县| 汪清县| 广安市| 秀山| 文成县| 博爱县| 鹤山市| 新巴尔虎右旗| 靖边县| 龙里县| 新邵县| 全椒县| 饶阳县| 湟中县| 遂溪县| 大埔区| 辉县市| 定州市| 江安县| 大埔区| 铁岭市| 五指山市| 凌海市| 津市市| 柞水县| 百色市| 汨罗市| 阳谷县| 固始县| 德化县| 锡林郭勒盟| 滨州市| 万全县| 阿克苏市| 酒泉市| 道孚县| 上虞市| 教育| 阳朔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