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河南有個縣被稱為“中華第一古縣” 三千年歷代相沿不改名

        河南歷史悠久,文化深厚,有17個省轄市,一個省直管市,20個縣級市,88個縣。

        在這些縣里邊,有一個縣很特殊,它是一個單字縣,人口超過百萬,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,是華夏大地上首次實行“郡縣制”,且唯一一個歷代相沿不改“息”名,不改其治的縣。

        這個有著“特殊意義的縣”,就是信陽息縣

        息縣位于河南省南部,淮河上游,屬信陽市管轄的縣級地區(qū)。

        歷史久遠三千年不改名

        息縣歷史久遠,夏、商時期屬豫州,周武王時封文王三十七子羽達為息侯, 息侯國,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;公元前682年,楚滅息國置縣;西晉建立后,新息縣為汝南國治;南北朝時南朝劉宋、蕭齊王朝,仍為汝南郡治……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光州為直隸州,息縣屬之。1998年6月,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,并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,撤銷信陽地區(qū),改設地級信陽市。息縣屬之至今未變。

        美麗賢良的息夫人、伏波將軍馬援、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至今依然閃耀在歷史的天空。賴、白、息三大姓氏均發(fā)源于此,中原文化楚文化在此交匯融合,形成了海納百川、有容乃大的文化胸襟和豫風楚韻的文化特色。

        土壤肥沃全國糧食生產(chǎn)先進縣

        息縣有“不息之壤”之稱,是全國糧食生產(chǎn)先進縣。地處大別山北麓,南接大別山丘陵帶,北緣黃淮海平原,東迎潁鳳曙光,西送宛申余輝,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。淮河繞于南,閭河圍于北,猶如二龍戲珠,盤繞息北小平原。河之北為坦蕩的平原,河之南為蔥翠的丘陵,盛產(chǎn)小麥水稻棉花等,素有“有錢難買息縣坡,一半干飯一半饃”之美譽,2017年,全縣糧食總產(chǎn)20億斤,是全市唯一連續(xù)九年蟬聯(lián)“全國糧食生產(chǎn)先進縣”稱號的縣,是國家級優(yōu)質(zhì)水稻良種繁育基地縣、河南省最大的優(yōu)質(zhì)弱筋小麥生產(chǎn)基地縣。

        人文景觀

        息縣是一座濱水新城,有濮公山風景區(qū)、譙樓古城、息國故城、息州廣場、馬援廣場、息夫人文化園、龍湖公園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或文化場館。

        如今息縣正在建設濱水宜居城市,注重城市設計,細化功能布局,嚴格規(guī)范管控,城市框架逐步拉大,描繪了“一條大河潤兩岸,一山一島緊相挽,一龍一鳳映如意,一張藍圖十二團”的壯美畫卷。

        Hash:59ce929fd9f7fbac6851585e73a4069ff9dbcceb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東方看點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栾川县| 通江县| 湟源县| 吉林市| 荃湾区| 普洱| 霍山县| 广昌县| 上蔡县| 奉贤区| 读书| 琼海市| 泽州县| 仲巴县| 霍山县| 申扎县| 连平县| 拉孜县| 托克逊县| 刚察县| 鲜城| 东乡族自治县| 香格里拉县| 太谷县| 嘉峪关市| 台江县| 莱西市| 龙江县| 江源县| 曲沃县| 保定市| 江达县| 东宁县| 原平市| 青龙| 溆浦县| 晋州市| 贵定县| 大丰市| 周至县| 阿鲁科尔沁旗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