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一枚獨一無二的帽徽

        風雨兼程100年,紅色初心印史冊。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走過的100年奮斗征程中,無數(shù)的英雄事跡被世代銘記,無數(shù)見證了苦難和榮光的物件被悉心珍藏。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,央廣網(wǎng)廣西頻道帶你走進聲音里的博物館,了解紅色文物背后的故事,感知崢嶸歲月。

        在廣西龍州起義紀念館內(nèi),讓游客駐足最多的是展示著一組殘破帽徽的展柜。它們殘破生銹的樣子仿佛在告訴游客一段飽經(jīng)霜雪的經(jīng)歷,讓人禁不住凝視。這幾枚帽徽就是中國紅軍第八軍在發(fā)起龍州起義時帶的特制帽徽,屬于國家一級文物。

        中國紅軍第八軍軍帽帽徽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龍州起義紀念館供圖)

        之所以說是特制,是因為它是1928年中國紅軍成立以來唯一使用這樣圖案、形狀和質(zhì)地的紅軍佩戴物。它長3.7厘米,寬2.3厘米,厚0.2厘米,比銅板大一些,形狀為橢圓形,用黃銅鍛造而成,正面有凸起的圖案,由斧頭、鐮刀、五角星組成。當時定下這樣特殊的圖案,使用這樣的材質(zhì)和造型,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
        1929年12月初,鄧小平在廣西全邊邊防督辦公署的后花廳主持召開20多人參加的軍政會議,對籌備龍州起義和組建中國紅軍第八軍的各項工作做了重要指示。

        會議中,大伙兒對起義當天紅八軍佩戴的帽徽的圖案和形狀進行了熱烈討論,最終定下了由斧頭、鐮刀、五角星組成的圖案,外形則定為橢圓形。那么,這些圖案和形狀有著什么特殊的意義呢?

        龍州起義紀念館館長李敏是這樣介紹的:說到紅軍帽徽,想必很多人腦海里都會浮現(xiàn)出一個紅五星的形象。然而,紅八軍的帽徽尤為特別,它大小約4×3厘米,比銅板大一些,形狀為橢圓形,用黃銅鍛造而成。正面有隆起的圖案,由斧頭、鐮刀、五角星組成,斧頭代表著工人,鐮刀代表農(nóng)民,位于斧頭鐮刀之上的一顆五角星代表著共產(chǎn)黨,也寓意著革命火種星火燎原。

        圖案形狀定下之后,大家在帽徽材質(zhì)選擇上犯了愁,是用布來縫制呢,還是用金屬打造呢?正在大家為難的時候,一位年輕的戰(zhàn)士說:“我建議用銅來制作,鍛造出來金光閃閃的,但是銅是貴重金屬,我怕材料不夠……”

        “銅!夠的!夠的!”一名龍州本地參會代表迫不及待地說。原來,清末時期,廣西最早的兵工廠就建于龍州,工廠里儲存有大量的銅,完全可以滿足用于鑄造帽徽的需要。了解這信息后,大家一致支持使用銅來制作帽徽,并馬上成立了鑄造帽徽小組,抓緊時間趕制帽徽。

        1930年2月1日,龍州這座邊陲古城,第一次豎起了斧頭鐮刀的紅旗,龍州起義爆發(fā)了!

        在起義大會上,紅八軍軍長俞作豫帶領全體紅八軍戰(zhàn)士摘下了軍帽上綴有青天白日的帽徽,換上這枚特制的鐮刀斧頭帽徽。從此這枚帽徽伴隨著紅八軍,經(jīng)歷了左江革命根據(jù)地掀起的紅色革命風暴,見證了紅八軍誓死捍衛(wèi)革命的堅定決心。

        1969年,上龍鄉(xiāng)芭那村黨支部書記梁美杰將發(fā)現(xiàn)的數(shù)枚橢圓形的銅牌,無償捐獻給龍州縣委第三辦公室調(diào)查組,經(jīng)調(diào)查確認,這些銅牌就是紅八軍帽徽。后來,龍州縣委將紅八軍帽徽轉(zhuǎn)交給了縣文物管理所,現(xiàn)存于龍州起義紀念館。

        據(jù)曾參與帽徽制作、打鐵匠出身的紅八軍衛(wèi)士排排長謝德成(后改名梁玉漢)回憶,當年紅八軍的帽徽一共制作了3000多枚,現(xiàn)在收藏在龍州起義紀念館的僅有珍貴的5枚。剩下的帽徽,它們也許珍藏在懷念紅八軍的人們家中,也許伴隨著英勇不屈的紅八軍戰(zhàn)士長眠于左江這塊紅色的土地上。

        而當紅八軍帽徽再次出現(xiàn)在人們的眼前時,紅八軍的轟轟烈烈的革命故事再次被人們傳頌,激勵著龍州人民沿著革命先驅(qū)的足跡,去創(chuàng)造更美好的未來!

        龍州起義紀念館講解員肖麗麗:我是龍州起義紀念館的講解員肖麗麗,每當我向參觀者講述龍州起義這一革命歷史故事,介紹這枚承載著紅八軍戰(zhàn)士為革命事業(yè)浴血奮戰(zhàn)的帽徽時,無不為革命先輩們不畏犧牲、堅定信念的精神而感動。正是有了先輩們的無私奉獻,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英雄已逝,英魂長存,在未來的工作中,我將帶著作為講解員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,把紅八軍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講給更多的人聽。

        監(jiān)制|唐志強

        記者|羅蘭

        通訊員|陸麗娜

        音頻|何俊儒

        鳴謝|龍州起義紀念館

        Hash:94e0d7cc396ea7b03dbb0b9b2a9060ced50f4ed9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央廣網(wǎng)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鸡泽县| 元江| 井研县| 林周县| 宣汉县| 原阳县| 嫩江县| 伽师县| 咸宁市| 行唐县| 蒙城县| 顺平县| 青浦区| 上蔡县| 黄大仙区| 威宁| 黄浦区| 双峰县| 博白县| 桂平市| 无锡市| 阿荣旗| 富民县| 盐津县| 钟祥市| 丰城市| 大余县| 平泉县| 彭阳县| 翁牛特旗| 喀喇沁旗| 紫云| 苍溪县| 醴陵市| 阳信县| 云和县| 虎林市| 保亭| 岢岚县| 共和县| 龙州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