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——道教名山有哪些?

        “岱宗夫如何?齊魯青未了。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蕩胸生曾云,決眥入歸鳥。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”杜甫的這首《望岳》道出了泰山的雄美秀麗,而泰山正是一座道教名山道教名山,往往是以優(yōu)美的景色和道教勝跡并傳于世的。道教經(jīng)過長期的發(fā)展,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道教名山。這里限于篇幅,只能介紹很少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泰山

        泰山(資料圖)

        泰山,五岳中之東岳,位于山東省中部。道教稱為第二小洞天,其神名為東岳天齊仁圣帝。泰山主峰玉皇頂,上建有玉皇廟。另有碧霞祠、斗姆宮、王母池長春觀和岱廟等著名宮觀,岱廟主殿天貺殿有《泰山神啟蹕回鑾圖》,此巨幅壁畫,聞名于世。

        嶧山

        嶧山(資料圖)

        嶧山:位于孟子故里鄒城市城南十公里處,與泰山南北對峙,歷來素有“岱南奇觀”“鄒魯秀靈”“天下第一奇山”之美譽。孟子《盡心上》曰:“孔子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東山即指嶧山。嶧山有三宮五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廟宇,它還是秦皇東巡尋仙第一山;佛道稱之為妙光洞天,繹詩之奄!

        衡山

        衡山(資料圖)

        衡山,五岳之南岳,位于湖南衡山縣西。道教稱為第三小洞天,其神名南岳司天昭圣帝。有晉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修道地的黃庭觀、徐靈期修行處的上清宮,以及唐代道士司馬承禎和五代道士聶師道修道之所的降真觀(舊名白云觀)。

        華山

        華山(資料圖)

        華山,五岳之西岳,位于陜西華陰縣南。道教稱其為第四小洞天,其神名為西岳金天順圣帝。有譚紫霄、馬丹陽、劉海蟾、邱處機祖師修煉處的四仙庵。著名道士陳摶亦隱居于此山。另有玉泉院、東道院、鎮(zhèn)岳宮等全國道教重點宮觀。

        恒山

        恒山(資料圖)

        恒山,五岳之北岳,位于山西渾源縣。道教稱為第五小洞天,其神名為北岳安天元圣帝。相傳道教茅山派祖師茅盈曾于此山修道,唐代道士張果也曾在此山修煉。

        嵩山

        嵩山(資料圖)

        嵩山,亦名“嵩高”,五岳之中岳,位于河南登封西北。道教稱其為第六小洞天。其神名為中天崇圣帝。黃蓋峰下的中岳廟,為五岳中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晉時鮑靚祖師曾于此山石室中得古《三皇文》。著名道士寇謙之、潘師正等曾于此山修道。

        龍虎山

        龍虎山(資料圖)

        龍虎山,位于江西貴溪西南,道教稱其山為第三十二福地。離山不遠處的上清鎮(zhèn),建有歷代天師生活起居處“天師府”,為正一道祖庭。

        青城山

        青城山(資料圖)

        青城山,又名趙公山,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境內(nèi)。道教稱為第五洞天。相傳天師張道陵于此山傳五斗米道。

        茅山

        茅山(資料圖)

        茅山,原名地肺山,又名岡山、句曲山、已山,位于江蘇省西南部。道教稱為第八洞天、第一福地、第三十二小洞天,為道教茅山派發(fā)源地。

        閣皂山

        閣皂山(資料圖)

        閣皂山,位于江西省清江縣,道教稱其為第三十六福地。三國時,葛玄祖師建臥云庵,煉丹修道。

        羅浮山

        浮山(資料圖)

        浮山,位于廣東博羅縣,有“嶺南第一山”之謂。道教稱其為第七洞天、第三十四福地。晉時葛洪祖師晚年在此山煉丹著述。

        終南山

        南山(資料圖)

        終南山,古名太乙、中南、周南,為秦嶺主峰之一,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。傳說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及北五祖的鐘離權(quán)、呂洞賓、劉海蟾等人均于此修道。

        武當山

        武當山(資料圖)

        武當山,又名太和山、仙室、太岳山,位于湖北省均縣南。全山遍布道教宮觀,有“五里一庵十里宮”之稱。真武大帝曾于此山修煉42年后得道飛升。東漢陰長生、晉代謝允、唐代呂洞賓、五代宋初陳摶、明代張三豐等均曾在此修煉。明代極盛,有宮觀三百余處,太和宮、紫宵宮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。

        嶗山

        嶗山(資料圖)

        嶗山,又名牢盛山。位于山東青島市,濱臨黃海。唐道士王景、李遐于此煉丹修道。元時邱處機、明代張三豐曾于此修煉,留有遺跡。嶗山道教宮觀頗多,號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。

        巍山

        巍山(資料圖)

        巍山,又名巍寶山。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東。據(jù)道教史籍記載,五斗米道曾傳播到巍山一帶。巍山主峰南北兩側(cè)有宮觀20余座,以清微觀、斗姥閣、培鶴樓、長春洞規(guī)模最大,主祀老君、斗姥、呂洞賓、張三豐等。巡山殿主祀土主神細奴羅。

        崆峒山

        崆峒山(資料圖)

        崆峒山,位于甘肅平?jīng)?/a>市以西30華里處,傳說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的地方。秦漢時期,就有道人于此修煉。明朝萬歷后,崆峒山成為西北最大的道教十方叢林。全山有較大廟觀42座,有八臺、九宮、十二院的稱謂。

        武夷山

        武夷山(資料圖)

        武夷山,位于福建省崇安縣南,素有“奇秀甲于東南“之稱,道教稱為第十六洞天。魏時有王子騫、張湛等12人隱于山中得道;歷史上武夷山道教宮觀有九十九觀的說法。現(xiàn)僅武夷宮桃源洞保存了舊貌。

        Hash:60d779c06bfbd608dc2774ebb0d8c463055085e4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嶧山風景名勝區(qū)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普陀区| 盱眙县| 灵台县| 崇文区| 平安县| 灵武市| 大冶市| 右玉县| 永顺县| 安国市| 邵东县| 陕西省| 海兴县| 定陶县| 方城县| 黄大仙区| 枣阳市| 思茅市| 凌云县| 汕头市| 黄山市| 寿阳县| 奇台县| 岑巩县| 修武县| 巴彦县| 忻州市| 团风县| 全椒县| 普格县| 荣成市| 容城县| 霍山县| 巨野县| 清镇市| 新营市| 清流县| 余庆县| 简阳市| 朝阳区| 荃湾区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