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漳浦車本村:“閩南井岡山”的光芒

        閩南井岡山

        漳浦石榴·車本

        群山相擁,云遮霧繞;紅旗漫卷,繁花盛放。

        隱匿在大山深處的漳浦縣石榴鎮(zhèn)車本村,僅有100多戶、400多人,是全縣西北邊最邊遠、海拔最高(780米)的村落,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新恬靜。

        在風雨如磐的革命年代,車本村曾是靖和浦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(qū)域,為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(紅三團)、中共漳州中心縣委、中共靖和浦縣委、中共靖和浦縣工委機關所在地,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、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駐地之一,飽經戰(zhàn)火的洗禮。老一輩革命家陶鑄、鄧子恢、曾志等都曾在此戰(zhàn)斗過、生活過。

        地處大山深處的車本村素有“閩南井岡山”之稱(肖和國 攝)

        從過去“藏在”深山的革命老區(qū)基點村,到如今遠近聞名的紅色生態(tài)旅游村,紅色文化綠水青山帶給車本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契機。

        賡續(xù)革命薪火

        車本村的紅色歷史從土地革命時期一直延續(xù)到了漳浦解放,素有“閩南井岡山”之稱,留存有許多紅色革命舊址、遺址。

        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“紅軍之家”,質樸醒目(鄒惠鐘 攝)

        利用好紅色資源,傳承好紅色基因,弘揚好優(yōu)良革命傳統(tǒng),就留住了車本村最鮮明的發(fā)展底色,留住了村子發(fā)展的核心競爭力。

        車本紅色文化活動中心(藍亞杰 攝)

        在革命先烈們英雄事跡的感染下,在祖輩父輩們的言傳身教下,紅色精神早已潤物無聲。紅軍烈士紀念園開建時,老黨員吳新生第一個配合土地征用;紅色旅游公路開建時,老黨員吳用錐帶頭遷祖墳……這些紅色積淀在車本村再次煥發(fā)光彩,干群一心謀發(fā)展。

       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持下,車本村掀起了保護紅色遺存、發(fā)展紅色旅游的熱潮——

        2012年以來

        中共閩粵邊特委舊址、車本鄉(xiāng)蘇區(qū)消費合作社舊址、紅軍哨所等6處革命遺址得到修繕;

        2014年

        中共閩粵邊特委舊址“紅軍之家”揭牌;

        2015年

        投入500多萬元修建紅軍井、紅軍廣場、紅軍烈士紀念園;

        2016年

        紅軍烈士紀念園建成,當年戰(zhàn)斗中犧牲的400多名紅軍指戰(zhàn)員長眠于此;

        2018年

        全長33.1公里,總投資4億元的“中共閩粵邊區(qū)特委紅色旅游經典景區(qū)(靖和浦)出口公路”(漳浦紅色旅游道路)建成通車;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修繕一新的“紅軍之家”是中共閩粵邊特委舊址(張晗 攝)

        “紅軍之家”內景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當年紅軍取水用的水井被村民親切地稱為“紅軍井”

        車本紅軍廣場

        紅軍烈士紀念園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星火可燎原,賡續(xù)以相傳。近年來,車本村在黨史部門和學者的指導下,挖掘整理當?shù)丶t色革命素材,收集革命歷史文物,積極參與拍攝《閩南井岡山》《鐵番號》等紀錄片、微電影,講好革命故事,留住紅色記憶,讓子孫后代銘記紅色歷史。

        厚植生態(tài)優(yōu)勢

        此前,進出車本的道路只有一條單車道,山高路陡、盤山蜿蜒,通行極為不便。“紅色旅游道路”建成后,“九拐十八彎”的單車道變成了寬闊平緩的雙車道,20分鐘直達鎮(zhèn)區(qū),半個小時可達縣城。

        紅色旅游道路

        道路兩側,縱橫交錯的農田上,高產優(yōu)質的火龍果一路飄香,無土栽培的各色花卉爭奇斗艷,科學噴灌的綠植蔬菜青翠欲滴。沿著大山,寬闊整潔的公路盤旋而上,紅旗招展,山花絢爛,風光無限,大山里固有的新鮮空氣撲鼻而來。

        如今寬闊整潔的雙車道公路沿著大山盤旋而上,直抵車本村(肖和國 攝)

        立足豐富的綠色生態(tài)資源,車本村大力發(fā)展綠色經濟。利用海拔高、溫差大、污染少等地理氣候條件,發(fā)揮高山農產品營養(yǎng)豐富的品質優(yōu)勢,大力發(fā)展高山農業(yè)。通過技術入股方式發(fā)展林下經濟,培植各類名貴藥材,帶動農戶致富增收。

        路通了,車本村村民在家門口賣起了土特產(鄒惠鐘 攝)

        車本村藥材、野果資源十分豐富。春產野生茶、高山筍,夏長白楊梅,秋出黃精、石橄欖,冬釀冬蜜等

        坐擁近4萬畝的山林,高達98%的森林覆蓋率,在車本村這個天然的“氧吧”間,還長有上萬株百年野生古茶樹,如今古茶加工廠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品茗人。

        車本村山林(嚴利人 攝)

        美麗的“紅色旅游道路”,不僅能讓山貨“走出去”,還吸引更多的游客“走進來”,生態(tài)優(yōu)勢正在轉變?yōu)榻洕鷥?yōu)勢,綠水青山正在悄悄轉化為金山銀山

        凝聚振興力量

        漫步車本村,能看到一處百年土木建筑物,即中共閩粵邊特委舊址,它便是車本村躍動的“紅色之心”。2017年掛牌“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”,也是近日公布的全省100個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之一。

        車本村導覽圖

        隨著紅色旅游公路的通車和村容村貌的改變,車本村的名氣越來越響,不僅成為各級黨員干部開展愛國、黨性教育的重要載體,也成了廣大游客的“打卡”點。車本村乘勢而上,全力打造紅色生態(tài)旅游路線,真正把資源優(yōu)勢轉化為發(fā)展振興的新動能。

        漳浦車本村還推出“重走紅軍路”紅色旅游線路,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精神洗禮(肖國和 攝)

        目前,車本村以“紅軍之家”為核心,配套建設紅軍遺址公園、紅軍廣場、紅軍井、紅軍烈士紀念園等景點,融合獨特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古民居、三王公廟風景,基本形成集文化、旅游、休閑、養(yǎng)生攝影創(chuàng)作、繪畫為一體的休閑度假勝地。重走紅軍路、吃紅軍飯、住紅軍屋等紅色旅游和“森林探險家”生態(tài)旅游線路,給游客帶來了全面的旅游觀感,讓游客在重溫紅色革命歷史的同時,盡情享受田野之趣。

        車本村紅色革命歷史,吸引了許多單位前來舉行黨日黨建活動(游斐淵 圖)

        2018年9月以來,車本村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,當?shù)氐娜罕娬嬲媲星械某陨狭恕凹t軍飯”“生態(tài)飯”“旅游飯”。

        經過保護、修繕、挖掘后的車本村,被賦予了新的內涵,讓游客在這里體驗紅色之旅,紅色精神的種子在車本開出了富裕之花。

        車本舊民居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守著青山變金山。乘著發(fā)展的東風,紅色的車本駛上了快車道,迎來了美麗蝶變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。

        仙女都在看

        往下查看更多車本美景

        車本紅色文化長廊(藍亞杰 攝)

        村莊隨處可見的紅色文化彩繪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土墻的標語似乎在訴說著那段艱難而又光輝的歲月(藍亞杰 攝)

        車本舊民居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修葺一新的合作社舊址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臥龍?zhí)?/a>(藍智偉 攝)

        來源 | 閩南日報、臺海網、漳浦縣融媒體中心、石榴鎮(zhèn)車本村

        供稿 | 漳州市紀委監(jiān)委 漳浦縣紀委監(jiān)委

        編輯 | 林舒音 藍建祥

        審核 | 福建省委黨史方志辦 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

        來源:福建紀檢監(jiān)察

        Hash:dd45ef626facf5c082c1daab9910274591aee9b7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東南沿海消息通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娱乐| 沧州市| 宜兰市| 阳新县| 湖州市| 曲靖市| 盘锦市| 灯塔市| 西宁市| 贵州省| 鸡东县| 佛教| 绿春县| 湖口县| 临朐县| 广灵县| 苍南县| 云阳县| 绍兴县| 宁陕县| 关岭| 三门县| 陇西县| 盘锦市| 正蓝旗| 新民市| 高唐县| 三明市| 运城市| 察哈| 浦县| 广宁县| 东辽县| 沐川县| 紫阳县| 天气| 开原市| 镇康县| 舞阳县| 泌阳县| 彭山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