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甘肅石刻丨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(西夏碑)

       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立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5年),又名“西夏碑”。原位于武威市清應寺內,后寺院毀,僅存碑。清嘉慶九年(1804 年),隴右金石學家張澍發(fā)現(xiàn)并載錄。1927 年,河西地震后,將此碑移置于武威文廟內保存。現(xiàn)存武威市博物館

        修護國寺感應塔碑(西夏碑)

        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4 年),西夏崇宗乾順與皇太后重修涼州護國寺感通塔和寺院,第二年竣工,立碑贊慶。碑通高260 厘米,寬 100 厘米,厚 30厘米,碑首半圓形。碑座盝頂長方形,長 81 厘米,寬 68 厘米,高 25 厘米,刻卷云紋和蓮花紋。碑身高 260 厘米,寬 100 厘米,厚 30 厘米。碑陽額刻篆書西夏文 2 行 8 字,漢譯為“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”,兩邊陰刻伎樂天,碑文楷書西夏文28 行,滿行 65 字。碑陰為漢文,額篆“重修□□寺□□ 塔碑銘”,碑文楷書, 豎行 26 行,行 70 字,是西夏文的釋文。

        碑陽額拓片(西夏文)

        碑面局部(西夏文)

        兩面碑文均記述前涼時期張?zhí)戾a始建護國寺塔,數有靈驗,西夏天祐民安四年(1093 年),國主修復因地震傾斜的塔身。碑文末列有修塔功德人姓名,尾題“天祐民安五年(1095) 歲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”,張政思書并篆額,石工韋移移崖等。此碑是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和漢文對照碑,對研究西夏語言文字、社會經濟、土地制度、官制、民族關系、階級關系、帝后尊號、佛教信仰等具有重要價值。1932 年,羅福成開始對西夏文碑進行釋讀。宣統(tǒng)《甘肅新通志》、民國《甘肅通志稿》、張維《隴右金石錄》等均載錄此碑。陳炳應《西夏文物研究》、史金波《西夏佛教史略》及《涼州感應塔碑西夏文校譯補正》等對西夏文予以補釋和考證。

       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    (甘肅省文物局)

        Hash:20662029b2e1c23dcaa9a01b83288be256b46c14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發(fā)現(xiàn)甘肅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稻城县| 长岛县| 垦利县| 兴义市| 银川市| 宁海县| 祥云县| 小金县| 富平县| 刚察县| 耒阳市| 宁安市| 阜平县| 庆元县| 桃江县| 松阳县| 通河县| 玉环县| 繁昌县| 灵寿县| 尼勒克县| 台东县| 灵武市| 六枝特区| 固原市| 进贤县| 安国市| 金溪县| 莎车县| 新巴尔虎左旗| 新建县| 射洪县| 诸暨市| 白水县| 增城市| 礼泉县| 穆棱市| 章丘市| 揭西县| 察哈| 甘德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