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微周刊 | 麗博觀古·處州遺存——(12)延慶寺塔

        麗水,舊稱處州,地處浙西南,境鄰閩東北,有“萬山之都”、“四塞之國”之稱,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存繁衍。縣邑始分于漢晉,州郡迭建于隋唐。處州歷史源遠流長,傳承有序,古跡之盛,蔚為大觀。窺一斑而見全豹,“麗博觀古·處州遺存”微周刊以圖文形式帶大家了解麗水的古遺址、古建筑、石刻、近現(xiàn)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文物古跡。讓我們一起共同保護文化遺產,守護精神家園,推動麗水文旅融合發(fā)展。

        延慶寺塔

        松陽縣

    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
        延慶寺塔位于松陽城西云龍山下,三面環(huán)山,南面是廣袤的松古平原,與“石筍仙蹤”、“百仞云峰”等勝景遙遙相望。塔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(999),咸平五年建成。

        延慶寺塔外景

        北宋詩人朱琳的《延慶寺塔記》記載,北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),行達禪師奉詔西去印度,研究佛學十年之久。東歸時帶回佛經(jīng)八部,舍利四十九粒。朝廷嘉獎,賜紫方袍、輜車榮之。行達禪師為藏舍利子,在兩處建塔,一是永嘉龍翔寺(今無存),一是松陽延慶寺。“凡三年訖工,涌地七成,高二百五十尺,盤固輪煥,甲于東越。”現(xiàn)存塔體磚銘有“淳化五年”字樣。塔旁原有建于南朝梁大寶年間(550—551)的延慶寺,故名“延慶寺塔”。

        “淳化五年”磚銘

        延慶寺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舍利塔。塔高38.32米,由塔基、塔身、塔剎三部分組成,六面七級八檐,底層副階重檐。

        延慶寺塔內景

        塔基條石階沿,臺基中心設須彌式基座。塔身各層塔壁每面辟有壺門,人可從壺門至平座逐層而上。二至七層塔壁外設平座回廊,可登臨遠眺。

        延慶寺塔仰視

        全塔共施一百二十六攢斗拱,均為五鋪作偷心做法。塔檐平緩舒展,頗具宋風。塔壁用青磚黃泥漿勾縫砌筑,墻面抹灰粉刷,繪壁畫,有朱畫飛天、墨畫羅漢及宋、元、明各期游人題記等,有的仍可辨識。

        轉角鋪作

        塔剎鐵制,由覆缽、寶珠、露盤、七級套筒及相、圓光、葫蘆、鏈條組合。

        塔剎座

        因塔體傾斜,木構部件損毀嚴重。1988年至1991年,延慶寺塔進行了全面整修,通過基礎加固,恢復檐廊,重建塔院,古塔重展風姿。延慶寺塔歷史悠久,從塔身構造到木構瓦檐都保持原建時的風貌,是江南地區(qū)不可多得的磚木構造宋塔遺制。

        Hash:36de7cba77871519f96d22c6375d6e37c116d001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麗水市博物館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观塘区| 鄱阳县| 新乐市| 甘德县| 桐梓县| 礼泉县| 正蓝旗| 四川省| 岳普湖县| 广东省| 甘谷县| 共和县| 南开区| 柏乡县| 汉沽区| 习水县| 饶河县| 汉沽区| 淮滨县| 宜兴市| 湘西| 靖西县| 安国市| 建宁县| 乐业县| 临湘市| 巫山县| 会东县| 岳西县| 昭苏县| 郎溪县| 海伦市| 恭城| 东乡族自治县| 通州市| 上高县| 彩票| 平山县| 北川| 策勒县| 昌乐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