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各國退還庚子賠款經(jīng)過

        庚子賠款是1900年八國聯(lián)軍武裝入侵中國之后,俄、英、德、日、美、法等11個國家于1901年9月7日逼迫清政府簽訂的《辛丑條約》中規(guī)定的賠款。賠款總數(shù)達4.5億銀兩,分39年償付。這是列強對中國的一次空前勒索。

        1911年爆發(fā)辛亥革命,清政府自身難保,停付庚款。但不久民國政府在帝國主義列強的逼迫下,繼續(xù)償付庚款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,1917年3月8日中國正式向協(xié)約國列強提出延付庚款。不久,北京政府對德宣戰(zhàn),于是協(xié)約國各國同意自當年12月1日起延付庚子賠款五年,免加利息。俄國庚款因所占份額最大,只同意延付1/3,其余2/3仍繼續(xù)支付。中國與德、奧因已處于戰(zhàn)爭狀態(tài),故德、奧庚款立即停付。

    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結束后,德、奧因戰(zhàn)敗而放棄庚子賠款。但未加入?yún)f(xié)約國的荷蘭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國的庚款并未延付。

        此后,俄、美、法、英、日等國的庚款先后退還。

        《辛丑條約》簽訂現(xiàn)場

        蘇俄政府放棄庚款

        1917年11月,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,蘇俄政府對中國采取睦鄰友好政策。1918年1月18日,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會正式致函中國駐俄公使劉鏡人,宣布舊俄駐華公使庫達舍夫不能代表蘇俄政府,并同劉鏡人公使非正式接觸,表示愿廢除沙俄時代的不平等條約。

        1918年7月4日,蘇俄外務委員契切林即表示放棄沙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,包括庚子賠款。同年12月2日,全俄中央執(zhí)行委員主席團會議又作出決定:“將取消中國向俄國交付軍費賠款一事知照中國政府”。1919年7月25日,蘇俄發(fā)表第一次對華宣言,再次表示廢除沙俄時代的一切不平等條約,放棄俄國部分庚款。7月2日,北洋政府外交部正式通知舊俄駐華公使停付庚款,9月23日北京政府便宣布取消舊俄使領資格。

        1920年9月27日,蘇俄發(fā)表第二次對華宣言,再次表示蘇俄政府放棄庚款,但要求中國方面不得將此款支付前俄國領事及俄國其他團體或個人。1924年5月3l日,中蘇兩國簽訂《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(xié)定》。規(guī)定賠款完全充作中國教育款項之用。但后來這部分俄國庚款除清償所擔保之各種優(yōu)先債務外,雖尚有余款9700多萬元,名義上為專供教育之用,而真正撥付教育經(jīng)費者,前后不到400萬元,僅及余款的4%。

        1931年落成的國立北平圖書新館,修建費用來自退還的庚子賠款。

        美國庚款興辦清華學堂

        美國比原先約定多索取了很多庚款。美國政府為示好中國,培植親美勢力,最先退還多索的庚款。1907年12月3日,美國總統(tǒng)在國會咨文中提出退還多索庚款,作為中國教育經(jīng)費、派遣留美學生之用。美國原收受庚子賠款總額為24440778美元,減為13655492美元后,應退還多索的賠款10785286美元。這是美國第一次退還的庚款。

        1924年5月,美國議會通過退還庚款余額案,應退庚款余額為6137552美元,自1917年10月起至1940年12月止,每年退還539588美元,本利合計12545437美元。這是美國第二次退還的庚款。

        美國第一次退還庚款用于留美學生與興辦清華學堂的經(jīng)費,第二次退還庚款作為發(fā)展中國文化教育之用。1924年9月,中美共同組織“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”,負責接收、保管并運用美國庚款。

        第二批庚款留學生出國前的合影。

        英國庚款利息用于文保

        英國表示退還庚款,僅晚于美國,但正式宣布退還,反在日本之后。1922年12月22日,英國駐華公使正式通知中國,真正實施退還遲至1931年。自1922年12月1日起至1931年6月,應付英國庚款加上銀行利息近400萬英鎊,扣除付給香港大學倫敦中國大學委員會465000鎊,尚余350余萬英鎊。根據(jù)中英雙方的換文,自1931年4月起,到期之庚款,一半由倫敦購料委員會使用,一半交由中英庚款董事會使用,而交與中英庚款董事會之款,亦分借國內(nèi)生產(chǎn)事業(yè)。整個英國退還的庚款,均先投資于實業(yè)(鐵道、導淮、黃河水利等),以其利息用于教育事業(yè)。

        1931年7月4日,中英庚款董事會議決定英國庚款息金分配辦法,分為五類。甲類占25%:(一)保存文化古跡,最主要的是整理影印敦煌經(jīng)卷。(二)建設中央博物館和中央圖書館。乙類占35%,補助高等教育研究機關。丙類占15%:考選留英公費生,從1933年開始辦理,至1941年共選派留英學生193名。后因世界大戰(zhàn)時局緊張,停止選派。丁類占1%:設獎征求教科書及民眾讀本。戊類占24%:其他“事業(yè)”,如辦理職業(yè)學校等。

        抗戰(zhàn)期間,中英庚款董事會增加三項工作:(一)保存文物:運出故宮所存之古物萬余箱,居延漢簡八箱運至美國保存。(二)補助研究人員。(三)自辦事業(yè):有中國地理研究所、中國蠶桑研究所、中國美術學院、甘肅科學教育館,還設立中學三所。此外,還與教育部合辦了中國心理生理研究所。1943年后,“中英庚款董事會”改名為“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”。

        日本利用庚款為侵華服務

        法國于1921年表示退還庚款,此時正遇中法合資的中法實業(yè)銀行倒閉,法國便將庚款作為該行償債復業(yè)資金。因法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大為貶值,法國政府發(fā)行的新法郎,僅值民初法郎的l/3或1/4,于是法國政府于1922年向中國提出按金法郎償付庚款,引起中法之間的爭執(zhí),稱金法郎案。1925年4月,北洋政府被迫承認金法郎案,不僅未得到法國退還庚款之利,反而受巨大損失。

        日本看到退還庚款用于中國文化事業(yè),可起到特殊的功效,所以1918年9月21日日本外相向中國駐日公使提出非正式照會,表示準備退還庚子賠款。1923年,日本眾議院通過對中國特別會計法法案,確定“對支(那)文化事業(yè)”財源以庚子賠款為主,用于中國的教育、學藝、衛(wèi)生、救恤及其他文化事業(yè),以及在日本有關中國之學術研究等,而使用權完全由日本政府掌握。

        日本退還庚款的辦法,自然引起中國的不滿,中國要求將退還的庚款,由中國自己支配。1923年12月,中日雙方議定用庚款補助留日學生320名。1924年1月,中日雙方又達成關于庚款的協(xié)議9條。1925年5月,中日兩國協(xié)同組織總委員會,管理以這筆庚款為資金舉辦的在華一切文化事業(yè),中國委員11名,日本委員10名。1937年七七事變后,日本對華的所謂文化事業(yè),則主要為配合日本侵華戰(zhàn)爭而設,利用退還庚款為侵略中國服務。

        其他,如比利時意大利與荷蘭等國庚款余額也都先后退還中國。西班牙、葡萄牙、瑞典、挪威等國因庚款數(shù)額較少未退。

        各國所退庚款的數(shù)目,占庚款總數(shù)的41.89%。中國教育界人士希望將各國退還的庚款用于中國的教育事業(yè),但實際用于文化教育事業(yè)的僅占退回及停付庚款總數(shù)的12.09%,其他除投資實業(yè)外,多為中國歷屆政府所挪用。

        (據(jù)《文史精華》 王小梅/文)

        Hash:e417e306835f90e17ec0c71719e0c2b11346761f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北京文摘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绥芬河市| 茶陵县| 佛学| 昭通市| 虹口区| 巴南区| 荥经县| 新干县| 峨眉山市| 兰西县| 崇文区| 迁西县| 城固县| 黄浦区| 方正县| 桃源县| 武乡县| 通州区| 广东省| 钟山县| 读书| 固阳县| 顺昌县| 石阡县| 奈曼旗| 慈溪市| 手游| 忻城县| 肇东市| 湘西| 昭平县| 襄汾县| 华安县| 保定市| 巴彦淖尔市| 肥西县| 巨野县| 阿克苏市| 太仓市| 海口市| 高要市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