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航拍杜陵:漢宣帝劉詢的陵墓

        西安市區(qū)東南,三兆村旁,浐河西岸,原本是一片高地,漢代舊稱“鴻固原”。漢宣帝小的時候,喜歡在這里游玩,他即帝位以后,在此建造陵園。因為緊鄰杜縣,所以被稱為“杜陵”——

        6月9日,路過杜陵的時候,我操作大疆精靈3無人機,對這里的墓冢進行了航拍。首先,我在墓冢下方,正南側的空地上,讓無人機直線上升,拍攝了這里矗立的眾多石碑;隨后,我登上封土,在這里再一次放飛無人機,先向東拍攝了王皇后陵。接下來,直線返回,環(huán)繞墓冢一圈。

        西漢代以來,杜陵一直是游覽圣地,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,登高覽勝,俯瞰長安。唐代大詩人李白,曾經游覽此地后,留下一首著名的《杜陵絕句》:“南登杜陵上,北望五陵間。秋水明落日,流光滅遠山。”

        如今,從空中看杜陵,一片綠海,郁郁蔥蔥。高大的墓冢,好像一座孤島,矗立在密林之中。向北眺望,曾經的曲江,已經高樓林立;向東望去,巍峨的白鹿原上,漢文帝長眠于此;向南望去,連綿起伏的秦嶺,清晰可見,氣勢磅礴。

        經過考古勘探,杜陵占地約120畝,陵園平面呈方形,四周環(huán)繞夯土圍墻,每邊垣墻長約430米,墻基寬約10米。四面的垣墻上,正中各辟一門,門址寬約85米。

        封土位于陵園正中,夯土堆積,呈覆斗狀,底邊長約175米,頂邊長約50米,現存高約29米。封土的四面,正中各有一條斜坡墓道,正對著陵園圍墻的四門。在封土周圍,還發(fā)現了寢殿、便殿、陵廟等禮制建筑的遺址。

        在封土的南側,豎立著一通清代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所立的“漢宣帝杜陵”碑,旁邊還有幾方碑碣,均為歷代祭祀所立。如今,它們被圍欄環(huán)繞,受到妥善地保護,形成一座小廣場,乃杜陵的重要標志性景觀。

        杜陵是漢宣帝與王皇后“同塋異穴”的合葬墓,兩座覆斗形的墓冢,一大一小,東西相望。在王皇后陵的東側,還分布著六十多座墓冢,它們都是杜陵的陪葬墓,共同構成一座宏大的西漢皇家陵園。

        劉詢(前91年―前49年),原名劉病已,西漢第十位皇帝。他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,戾太子劉據之孫,史皇孫劉進之子。征和二年(公元前91年),發(fā)生“巫蠱之禍”,劉詢尚在襁褓,便被牽連下獄,后來被祖母史家收養(yǎng)。

        元平元年(公元前74年),昌邑王劉賀被廢,霍光等大臣將劉詢從民間迎入宮中,先封為陽武侯,同年七月繼位,第二年改年號為“本始”。劉詢幼年,遭遇變故,長期生活在民間,所以他對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。

        因此,他在位時,勵精圖治,任用賢能,注意減輕人民負擔,大力發(fā)展農業(yè)生產。當時的西漢王朝,政治清明、社會和諧、經濟繁榮,史稱“宣帝中興”。黃龍元年(公元前49年),劉詢因病死于未央宮,謚號孝宣,廟號中宗,葬于杜陵。

        Hash:3c68a23ce9d773bc900f90977b5788819423546f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申威隆:陜西文博一哥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阿拉善盟| 广安市| 闸北区| 贵德县| 长春市| 商城县| 通城县| 西城区| 建阳市| 达州市| 天柱县| 四子王旗| 伊春市| 宁阳县| 浦北县| 同德县| 龙里县| 墨玉县| 兴山县| 米易县| 乐至县| 财经| 洛浦县| 娄底市| 闽清县| 专栏| 福州市| 屏边| 肥城市| 南华县| 上林县| 于田县| 中阳县| 武鸣县| 寻甸| 金湖县| 旬阳县| 仪征市| 兴宁市| 民勤县| 隆尧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