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nput id="yq62h"><object id="yq62h"></object></input>
  • <label id="yq62h"><big id="yq62h"></big></label>
    <th id="yq62h"><kbd id="yq62h"><menu id="yq62h"></menu></kbd></th>

    1. <span id="yq62h"><blockquote id="yq62h"></blockquote></span>
      <legend id="yq62h"><output id="yq62h"></output></legend>
      1. <s id="yq62h"><dfn id="yq62h"><noframes id="yq62h"><strike id="yq62h"><input id="yq62h"></input></strike>

      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丨原來沔城的邵沈渡,有著這樣的故事…

        紅色邵沈渡

        1951年6月,老沔陽縣被一分為二。東荊河為界,以北為沔陽縣,以南為洪湖縣,如今還有不少人習(xí)慣稱洪湖為“南岸”。仙桃與洪湖共同承載著老沔陽的歷史,口音相同、風俗相近,河邊密布的渡口,連通著兩岸百姓割不斷的情緣。

        在沔城回族鎮(zhèn)正南面的東荊河大堤下,就有一個由渡口命名的村子——邵沈渡村。邵沈渡與洪湖市施家港隔河相望,至今仍是沔城、郭河去往洪湖曹市、府場、峰口等地的重要渡口。

        沔城鎮(zhèn)邵沈渡渡口

        說起邵沈渡這一地名,頗有一番來歷。

        初夏的東荊河水流緩緩,棵棵白楊樹筆直挺拔,被微風吹的嘩嘩作響,南北兩岸的大堤好似鋪了一層地毯,綠得醉人。

        河道不寬,渡河差不多5分鐘。問及邵沈渡的來歷,一同過渡的市黨史學(xué)習(xí)教育百姓宣講員於正江道出一首打油詩:“自古沔陽貫一洪,南來北往冇橋通。沔城暴動能成事,邵沈渡船汗馬功。”

        於正江介紹,2015年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期間,他和同事宋傳香到村里普查,通過走訪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而得知。

        原來,以前的東荊河上沒有一座橋梁,南來北往的人全靠渡船通行。在施家港對岸住著兩戶人家,一家姓邵,一家姓沈,兩家靠著東荊河捕魚為生。該處有一渡口是洪湖蘇區(qū)通往沔陽縣城的捷徑,過往客商絡(luò)繹不絕。

        1927年10月,國民黨沔陽縣政府逮捕了婁敏修等數(shù)十名革命志士,鄂中特委和沔陽縣委決定調(diào)集洪湖蘇區(qū)(瞿家灣)的工農(nóng)革命軍及赤衛(wèi)隊舉行沔城暴動,營救這些同志。

        12月3日下午,沔陽縣委派人到施家港對岸,找到邵、沈二人,希望他們當晚在一個時辰內(nèi)將300多人渡過河,做到安全、迅速、保密。二人不問原由,調(diào)來各自的漁船,在渡口待命。

        深夜,鄂中特委書記蕭仁鵠、委員鄧赤中,沔陽縣委負責人劉金山率領(lǐng)工農(nóng)革命軍和赤衛(wèi)隊員由施家港上船。由于邵、沈二人駕船技術(shù)嫻熟,不到一個時辰,300多人全部渡到北岸,直奔沔陽縣城而去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一舉殲滅沔陽縣的國民黨守軍,救出被捕同志。

        4日凌晨,參加完暴動的革命軍和赤衛(wèi)隊帶著繳獲的槍支、彈藥返回渡口,邵、沈二人又迅速將他們送抵北岸施家港碼頭。沔城暴動能成事,邵沈渡船汗馬功。由此一來,邵沈渡這個名字便一傳十、十傳百流傳開來。

        來源: 仙桃日報記者胡純波、劉賢雙

        編輯:張豈

        關(guān)注

        Hash:d300773afae111d95db8c6af9a78bffd44c40a8f

        聲明:此文由 洞庭湖邊那些事兒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        一级毛片**免费看试看20分钟,亚洲日本在线观看,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,中文字幕在线观 沛县| 池州市| 铁岭县| 和政县| 镇赉县| 九龙县| 苏尼特右旗| 张北县| 丰城市| 建宁县| 浦北县| 精河县| 皋兰县| 吐鲁番市| 敖汉旗| 普洱| 彭阳县| 邯郸县| 鹤峰县| 武义县| 清涧县| 离岛区| 志丹县| 郧西县| 湟中县| 丹棱县| 宣城市| 延庆县| 含山县| 大新县| 宝山区| 保定市| 昭通市| 丽江市| 柳州市| 舒兰市| 大余县| 内江市| 阳信县| 宁化县| 阳西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